為什么用戶沒有在朋友圈分享你的產品?
時間:2018-12-28 17:33 瀏覽人數(shù):
為什么用戶沒有在朋友圈分享你的產品?
社交貨幣、誘因、情緒、公共性、使用價值和故事這六大因素是解剖一個參考級完美分享傳播的理論。只要達到了一個分享閾值,任何一個因素(或多個因素)都有可能促成用戶分享的行為。
先單純從分享傳播角度來解析,再具體到某個行業(yè)來帶入深究。
一、社交貨幣
用戶傾向于分享他們所見且對自己有益的事物,即其社交貨幣價值。
決定用戶分享行為的因素:
能否獲得家人、朋友和同事等社交圈更多好評和更積極的印象
能否讓人看起來更優(yōu)秀(富有、時尚、睿智、幽默等)
能否成為最直接判斷身份、喜好和標簽的標志性信號
因此,用戶喜歡共享一些使他們非常愉快而不是厭煩的事情,以此使他們看起來更機智、精明,而不是更愚蠢、愚鈍——大致與我們“家丑不可外揚”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再深入到事物內在:非常規(guī)之事被認為是一種超乎想象并引人注目的事件。
因為本身新奇、驚異、與刺激,能發(fā)人深省,所以它非凡卓越,能夠使談論更受到頻繁關注。再補充一點,具有相同的效果的還有神秘和爭議。
二、誘因
如果將分享傳播比作一座流量城,那么通過這個流量的入口就是誘因,這樣的流量入口多且隱秘。
如果你的品牌名恰是“星期四”,那么每天的星期四就是最大的流量入口。這樣的流量入口可遇而不可求,更便于操作的是拓寬和發(fā)掘流量入口。
比如組合聯(lián)想的概念,啤酒炸雞就是一個很經典的例子,將啤酒和炸雞組合在一起,無論是通過啤酒的流量入口聯(lián)想到炸雞,還是通過炸雞的流量入口聯(lián)想到啤酒,宣傳效果會異?;鸨?。
三、情緒
情緒:橫向分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,縱向分高喚醒情緒和低喚醒情緒;理論上積極的情緒比消極的更容易分享傳播,高喚醒的情緒比低喚醒的更容易分享傳播。
高喚醒:
積極:敬畏、消遣、興奮、幽默
消極:生氣、擔憂
低喚醒:
積極:滿足
消極:悲傷
四、公共性
一些東西生來就是可被別人看到的,這便是它的公共可視性。
可視化的事物相較于不可視的思想,降低了公開討論和分享傳播的門檻。既已如此,那么就請讓它更好地被更多人看到。
如果想要一件事物被廣泛分享與傳播,那就盡量讓其變得可視。比如:隱蔽不可見的思想,通過行為表現(xiàn)出來,轉換為公共的可視的。
事物因其公共可視,從而可被模仿。當我們自己不確定、情況不明或含糊不清、意外性太大的時候,我們最有可能覺得別人的行為最正確,在陌生環(huán)境里顯得最為突出,即出現(xiàn)模仿,這種在心理學上為社會認同感(或曰社會證明)。
創(chuàng)造行為剩余,行為剩余是在人們行為清醒過來以后殘留再身體里的一種生理體驗。
五、實用價值
以上幾點,都是以分享者為主要角度出發(fā),這一點針對的對象則是接受者。
分享傳遞信息是現(xiàn)代社會的聯(lián)結效應,是一種從傳統(tǒng)共同勞作進階而來的新型社交形式。本質上它要求可以節(jié)省信息接收者的時間和金錢,并幫助他們獲得更佳體驗的過程。
因此,人們喜歡分享傳遞實用的信息,即一些別人能用得上的信息。
常態(tài)化價值衡量的是性價比,非常態(tài)化價值衡量的是延伸出的超預期值,超越期的更受到分享者的青睞。當然了,沒有可執(zhí)行性的價值只能被束之高閣。
再從稀缺性的心理角度出發(fā)分析價值:
【溫馨提示】信達在線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,煩請?zhí)峁┌鏅嘁蓡?、身份證明、版權證明、聯(lián)系方式等發(fā)郵件至25995300@qq.com ,我們將及時處理。本站文章僅作分享交流用途,作者觀點不等同于信達在線觀點。用戶與作者的任何交易與本站無關,請知悉。